登录注册
  1. 首页
  2. 热门资讯
  3. 正文

禁令之后国内虚拟货币怎么投资?

时间:2025-10-31 13:31:18浏览:6
禁令之后国内虚拟货币怎么投资?禁令——答案一句话:境内个人无法合法购买、交易或募资发行任何虚拟货币,国内但可通过合规QDII、虚拟港股/美股券商账户、货币合规基金、投资海外公司架构、禁令矿机出海、国内技术服务等“非交易”路径,虚拟间接参与全球加密资产市场,货币并全程遵守外汇、投资税务、禁令反洗钱三大红线。国内前言:“比特币又破前高!虚拟”——当这条推送在凌晨三点亮起,货币你下意识想点开交易所,投资却想起去年那道禁令。账户注销、APP下架、群聊解散,仿佛一夜之间,链上世界对国人关上了大门。可行情仍在跳动,财富故事依旧上演,只是舞台搬到了海外。问题来了:当合规成为硬门槛,国内玩家还有哪些“不踩线”的参与姿势? 本文用2000字拆解禁令后的“灰色地带”与“阳光通道”,让你看清每一步的雷区与救生梯。一、禁令到底禁了什么?2021年9月,十部委联合发文,明确三点:境内交易所一律关停;面向国人的虚拟货币兑换、撮合、定价服务均属非法金融活动;境外交易所的境内营销、收款、KYC同样违规。换句话说,“法币—币币—衍生品”的完整交易链路被一刀切断。任何打着“OTC”“C2C”“海外注册”旗号的人民币入口,理论上都在打击之列。此后,支付宝、银行卡对“USDT”关键词风控升级,OTC商家银行卡冻结率一度超过30%。二、为什么还有人能“上车”?需求不灭,通道就会变形。 禁令后,市场迅速裂变为三条暗线:“熟人担保”小额现金面交:单笔≤5万,线下清点现金→冷钱包转USDT,靠“圈子信用”抵消冻卡风险;“跨境电商”虚假贸易:利用深圳、义乌个体户抬头,伪造出口单据,把人民币货款打成USDT,再回流加密交易所;“境外主体”远程开户:注册BVI公司+新加坡银行+离岸交易所,全程视频KYC,资金走OSA或NRA账户,避开人民币清算。以上路径看似可行,实则刑事风险极高:现金面交可能触发“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”;虚假贸易面临“骗购外汇罪”,最高刑期15年;离岸主体若被认定“实质控制人”仍是境内自然人,依旧适用属地管辖。结论:暗线不是“擦边”,而是“踩雷”。真正想长期、安全、可复利地参与,必须切换到“阳光通道”。三、四条合规“阳光通道”拆解QDII公募基金——“买基金,不买币”国内已有南方比特币期货ETF联接人民币A(代码:090021)、嘉实全球区块链股票(代码:006612)等QDII产品,底层资产是海外上市矿企、交易所股票或CME标准化期货,不直接持有BTC,但净值与币价高度相关。优点:人民币申购,额度占用基金公司外管局批覆,个人不碰外汇;申购门槛1元起,无需海外账户;赎回T+3到账,流动性优于OTC。缺点:管理费1.2%~1.8%,期货展升水损耗年化约6%;受QDII额度限制,大额申购常出现“暂停”。港股/美股券商——“买股不买币”持有港股通或美股牌照的券商(富途、老虎、华盛)可交易Coinbase(COIN)、MicroStrategy(MSTR)、Marathon(MARA)等“高β”标的。操作要点:先换汇5万美元年度便利化额度,再汇至券商同名子账户;资金用途填写“证券投资”,切勿出现“虚拟币”字样;盈利后先缴10%资本利得预提税(美股),再通过37号文或7号文合规回流。风险提示:高β股票波动≈2~3倍BTC,需做好仓位管理;券商若被SEC列入“预摘牌名单”,可能面临强制平仓。海外私募Token Fund——“做LP,不做Trader”香港、新加坡已出现9号牌(资产管理)+虚拟资产牌照双持牌基金,面向专业投资者(≥800万港币资产)发行BTC/ETH多策略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安币官网入口发布,不代表安币官网入口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bian.bianjiy.cn/news/528e799464.html

相关推荐